去寒的中药有荆芥、防风、羌活、白芷和川芎。这些药物具有一定的祛风散寒功效,但使用时需谨慎,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。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,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。
1.荆芥
荆芥辛温发散,具有祛风解表的功效,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、发热头痛等症状。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2.防风
防风味辛性微温,归膀胱经,能祛风解表,善治外感表证。凡属表热证忌服。
3.羌活
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和根,具有解表散寒、祛风胜湿的作用,适用于风寒感冒、肩背酸痛等病症。本品气香窜,易耗气伤津,故阴虚盗汗者不宜使用。
4.白芷
白芷辛温燥烈,入肺胃二经,既可祛风止痛,又能通鼻窍而利三焦。主治外感风寒之头痛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鼻塞不畅或鼻渊鼻塞流涕。血虚阳亢所致的头痛头晕患者不宜服用。
5.川芎
川芎味辛行散,性温升浮,入肝胆经,具有祛风止痛、活血行气的功效,对于风湿痹阻、瘀滞经络所导致的肢体关节疼痛、屈伸不利等有一定的缓解效果。气血亏虚所致头晕目眩者慎用。
以上提及的所有中药材均需遵医嘱合理应用,不可盲目自行滥用,以免引起不良后果。此外,患者平时要注意保暖,尤其是下肢部位,以免受凉加重不适症状。
39健康网(www.39.net)专稿,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。